新闻中心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 > 紫外线光源

紫外线光源

2025-09-12

紫外线老化试验强度绝非越高越好!0.76 W/m²背后的科学平衡术

      在材料耐久性测试领域,紫外线老化试验是评估聚合物等材料抗自然老化能力的关键手段。然而,不少人存在 “辐照强度越高,试验效果越好” 的认知误区,实则在这一试验中,科学的平衡才是确保结果精准有效的核心。本文将深入解析 UV 紫外线老化的关键原理,揭开 0.76 W/(m²・nm) 辐照度基准背后的科学逻辑。
UV紫外线老化的关键原理:模拟自然,加速降解
      紫外线老化试验的核心机制,是通过荧光紫外灯精准模拟太阳光中 280~400nm 的紫外波段,并协同热与水分(凝露或喷淋)的作用,人为加速材料的老化过程。在这一过程中,荧光紫外灯的输出特性至关重要 —— 其 80% 以上的能量集中在紫外区域,能够高效引发聚合物的降解反应,从而在实验室环境中快速还原材料在自然环境下的老化趋势。
关键加速因素包括:
 辐射:荧光紫外灯发射紫外光,直接引发材料的光降解反应;
 温度:通过热空气对流加热试样表面,温度由黑板温度计实时监控;
 水分:通过凝露(冷凝)或喷淋(软化水/去离子水)模拟实际湿气环境。
      这些因素(灯型、辐照度、温度、润湿方式与循环时间)均可灵活调整,以适应不同暴露场景,如户外直接暴露或室内窗后环境。
紫外灯管选型指南
      为了模拟不同环境下的紫外线老化过程,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光谱需求,选择不同的紫外线灯管:
• UVA-340(1A型):峰值343 nm,模拟户外太阳紫外光谱,适用于户外暴露试验。
• UVA-351(1B型):峰值353 nm,模拟窗玻璃过滤后的太阳紫外光,适用于室内暴露。
• UVB-313(2型):峰值313 nm,辐射短波紫外光,可能引起非自然老化,需相关方协商使用。
辐照度基准的选择:0.76 W/(m²・nm) 的科学依据
      目前,行业常选用 0.76 W/(m²・nm) 或 0.83 W/(m²・nm) 作为基准辐照度,这一选择并非随意而定,而是基于以下三大科学依据:
1. 光谱真实性:  
   依据GB/T 16422.3-2022,LONGPRO UVA340+ 灯在280–400 nm波段与自然太阳紫外光谱高度吻合,可真实模拟导致材料老化的紫外波长。
2. 加速比合理:  
   自然日光在340 nm处的辐照度约为0.05–0.08 W/(m²·nm)(赤道正午晴天)。实验室设定0.76或0.83 W/(m²·nm) 相当于自然水平的9–15倍,在加速老化的同时避免过度失真。  
 过高辐照度(如 >1.0 W/(m²·nm))可能导致:
 • 材料表面过热,超出实际温度范围;
 • 改变光化学机制(如自由基反应异常),导致老化行为偏离实际。
3. 标准化与重现性:  
   固定辐照度有助于:
   • 保证不同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可比性;
   • 建立统一的耐久性评价基准(例如:500小时实验室暴露约相当于1年户外暴晒)。
      通过对紫外线老化试验辐照度的深入分析,我们发现,0.76 W/(m²·nm)和0.83 W/(m²·nm)的辐照度设定在加速效率与光谱真实性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。这种设定可以更准确地模拟自然暴露环境,确保材料老化过程的科学性与现实性。在实际应用中,实验室应严格校准设备,实时监控样品的实际辐照度,并协同控制温度与湿度等因素,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。
      辐照度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试验的加速效果,更影响到材料老化机理的准确性。对于每一个从事材料老化测试的实验室和公司而言,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要素,将大大提高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应用性。
返回新闻页面

热门标签

产品推荐 查看更多

最新报道 查看更多

留言反馈

服务热线: 020-81809520

  • 姓名:

  • 公司:

  • 电话:*

  • 留言:

18929589549
15728183143
朗普销售主管
朗普销售主管
朗普技术工程
朗普技术工程
在线咨询
全国服务热线
020-81809520
  • 朗普销售主管

    朗普销售主管

  • 朗普技术工程

    朗普技术工程